酒,可以简单的喝;历史,可以细致的品。
对于葡萄酒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,对于历史,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角度。每种葡萄酒的发展轨迹,就像一个个历史的符号,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。郭校长虽然才疏学浅,但有时还是想说说历史学家们不太会去研究的东西。
马德拉酒,可谓是葡萄酒中的奇葩,它贯穿大航海时代、殖民扩张、美国独立,每一段历史,每一段插曲,总能找到马德拉酒的身影,马德拉酒的兴衰史,就是这几百年来历史的缩影,实在值得分享一下。
(一)美国独立与马德拉酒
1776年7月4日,《独立宣言》签署,美国脱离英国殖民者宣告独立,众位开国元勋畅饮马德拉酒。《独立宣言》的出炉不仅仅是托马斯?杰斐逊,还有本杰明?富富兰克林、约翰?亚当斯等等等等,他们都是杰出的人物,但今天的马德拉酒的话题,要聊的是另外一个大佬。
乔治?华盛顿?也不是。今天要聊的是比乔治华盛顿还牛逼的一个人。
美国独立的功臣,我认为是——约翰?汉考克(John Hancock)。
美国的独立,就是他带的头。
在《独立宣言》上签名的大佬,有56个之多。那么,谁是《独立宣言》个签署人呢?是的,约翰?汉考克。
看看《独立宣言》上的那个签名,你就会知道,谁才是真正的老大。
签署《独立宣言》为啥喝马德拉酒?
约翰?汉考克在《独立宣言》上的签名
约翰?汉考克,何许人也?
简单点说,他是整个北美十三州的首富,马萨诸塞当地有钱的土豪。汉考克带头抵抗英国殖民者,革命党多年的花销,他掏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。汉考克那个大大的签名,是对英王乔治三世赤裸裸的叫板——他就是想让英国人知道是他汉考克带头造反!
《独立宣言》于1776年签署,华盛顿直到13年后的1789年才就任,在这期间群龙无首?不,汉考克一直是美国的老大。华盛顿虽然娶了个有钱的寡妇,但是与汉考克比起来,也只能算个普通土豪。无论威望和地位、还是财富、政治影响力,都不能与汉考克同日而语。1775年的大陆会议上,乔治?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,在这份委任状上签字审批的会议,也是约翰·汉考克,美国没有自己的之前,大陆会议的,就是一把手。
《美国宪法》孕育出炉之后,美国才正式开始运作,1789年,华盛顿做了台前,汉考克干了幕后,前者成为了开国,后者做了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的州长。
在美国,就是个干活的,压根管不到州长,此中深意,你懂的。
签署《独立宣言》为啥喝马德拉酒?
签署《独立宣言》时的约翰?汉考克
实际上,《独立宣言》签字的时候就只有汉考克一个人。待他签完名字之后,当晚再拿去印刷,赶印出来之后,再给各州代表们继续签名。
是的,《独立宣言》不止一份,而是——200份!
实际上,代表们签署并不是像今天的想象,一条长桌仪式感极强的那种。当时的情况是,有些代表没有到场,到场的有些人签的也很勉强,比如富兰克林一直就是一个温和派,再加上英国殖民者到处抓人,有的代表直接吓尿了,没签。
汉考克虽有一腔热情,却是没什么胜算,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可是世界的霸主,一个土财主,带领的是一伙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民兵要和大英帝国抗衡,听起来的确疯狂。
汉考克虽然是个革命者,他本质上他是生意人,那时候美国市场上的马德拉酒,就是汉考克走私过来的。不但走私酒,只要英国人干的他都干,英国人不让干的他也干。
就这样拖拖拉拉,《独立宣言》签了个把月,才收集了这56个签名。说到这些高富帅喝马德拉酒庆祝,并非临时起意,毕竟这是汉考克在做的生意。
汉考克是当时美国的走私商!
不仅仅是《独立宣言》的签署,说到杰斐逊、华盛顿都是马德拉酒的粉丝,还有说到各种重大场合的用酒,若有谁不喝马德拉酒,那才真正奇怪呢。
(二)马德拉酒引发的血案
说到美国独立,不得不提的是一桩马德拉酒引发的血案。
东印度公司——的家股份公司,为瓜分天下而成立,茶叶、丝绸,鸦片、食盐、烟草……凡是赚钱的买卖,都不让别人干,北美十三州的贸易基本被这个公司垄断,它的大股东就是大英帝国。英国人很霸道,印花税也是在这时候发扬光大的。
美国人这边,走私、抗税、大陆会议、办报纸,组织茶党……革命热情不断上升,这一切的幕后人,就是汉考克,他就是要美国独立。
为了垄断,殖民者颁布了各种各样的坑爹规定,《航海条例》是其中之一——从亚洲、欧洲、美洲运送到英国以及英国殖民地的货物,必须由英国船只运送。实际上,这个条例在1861年颁布以后,就一直有漏洞,汉考克一直在利用这个漏洞。
这个漏洞,就是马德拉岛。
马德拉岛距离北非的摩洛哥比距离里斯本还近了几百公里,这么一个屌丝的岛,葡萄牙人可能担心会拉低他们的人均GDP,从而在历史上就被划归了非洲。《航海条例》里的规定,根本就把这个马德拉岛给漏掉了。直到今天,马德拉岛虽然是葡萄牙的地盘,但所属洲却是仍是非洲。
欧洲的贸易被垄断了,但是非洲的买卖可以干啊。于是,大量的马德拉随着汉考克的船被走私到了美国。
拉货的船叫做“自由号”,这一次的马德拉酒有3,150加仑,折合成今天的标准瓶,就是15,900瓶,但这条船到了波士顿后被扣下了,殖民者要汉考克交税,否则不放船。
你扣我的船,还想黑我的酒,汉考克更绝,派人把自由号直接给烧了。
后来不断爆发冲突,英国殖民者在波士顿街头用枪打死了几个平头老百姓,《波士顿纪事报》借题不断渲染,此为“波士顿大屠杀”事件,即“马德拉酒引发的血案”。
紧接着,发生了更广为人知的的“波士顿倾茶事件”,革命党和殖民者的抗战进入白热化,美国终争取到了独立。